首页 >> 文澜读书会 >>  >> 
  • 中庸
    时间:所属:作者:

        《中庸》本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子思子继承道学,阐发天人之奥义,穷人事政举之要旨。言切而忧深,虑远而说详,选先贤圣言语之菁华,提挈纲维,开示蕴理,浩博深远。若无珠贯,绳以分章,必茫然无从。

        刘向言书是通论,颜师古言其非本于礼经。宋儒之前,《隋书》存梁武帝《中庸讲疏》一说,惜其书不传。待宋儒研求性道,遂定为心传之要,其论说日益详实。及朱子不从郑注分节,故名“章句”,偏义理之精密,于《中庸或问》言前辈诸功说得多,在差异地方,亦难下手。朱子取程子、游酢、杨时等诸说,后人真德秀、赵顺孙从之。而黎立武取小程、郭忠孝诸说,章节与朱子存有差异,并将通之于《易》,作《中庸指归》。

        袁甫《蒙斋中庸讲记》随陆象山弟子杨简之后,又于朱子之别,显心学特点。及阳明一出,言子思括《大学》一书之意,为《中庸》首章,亦别于朱子。此外,佛家借《中庸》阐发佛理者,如天台宗之孤山智圆,明教契嵩《中庸解》,明末高僧释德清,释藕益皆作《中庸直指》等,发前人之未发,独具新意。

        “中庸”之“中”,有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意,“庸”即不易、平常和用只意。“中”是体用合一讲,“不偏不倚”是事上说理,明“中”之体;“无过不及”是理之于事,显“中”之用。故“中”之体用与“庸”之三意相互融合,故名《中庸》,各家解释有所偏向而已。文本开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其总纲领,故不知性则不知中庸之所源至,不知道则不知中庸之所由在,不知教则不知中庸之所由成,而性、道、教无不本源于天。二则中庸意思可有三解,名虽为三,实用则为一。一者折中,取两端而用其中;二者时中,无时不在处中之中,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三者至诚,知心尽性,参天地之化育,然三者运用之妙,全在乎一心。小则反身修己,造端夫妇,大则国家天下,宪章方策,故《中庸》言:“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理一而散为万事,随缘立事而又体性,事既依理而成,理乃藉事而显,“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意味无穷。若能反复深潜,玩索必有得,其终身用之,不可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