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澜读书会 >>  >> 
  • 孟子
    时间:所属:作者:

        孟子,名轲,受业于子思门人,得道通之后游说诸侯,因所为与各国不合,遂退与万章之徒叙说《诗》、《书》之旨,追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战国初期,人心日下,异端并作,杨墨大造,肆虐诡辩,上着惑于下,下者乱以上。孟子忧道之不行,慕夫子之行事深切着明,挥洒英气,拔邪树正,澄源清流,遂以仁义游说诸侯之国,救济天下之民。

        书《七篇》,包罗天地,揆叙万类,仁义道德性命靡所不载,正义长存,浩气凌然。诸侯虽不能听之,亦无碍孟子行道之心,安之若命,盛德之至。孟子光耀四方,养性修德,收放自如,称为“亚圣”,后有“孔孟之道”之说。

        七篇者:《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夫子言乎仁,孟子开口便于梁惠王说“何必曰利,仁义而已”,及其“养气”、“性善”等皆发前人之未发。主张仁义治国,以德服人,心悦诚服,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恒产恒业,与民同乐;二者道性善,仁义礼智发四端,恻隐辞让,羞恶恭敬;三者良知良能,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得大体为大,故心思不蔽于物,尽心知性,修身立命;四者养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充塞天地等。

        是时言其好辩,孟子曰己不得已为之,见其用心之所忠。游于圣人之门难为言,圣人之德,目击而道存,何苦言为!孟子曰:“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朱子谓:“智是知得彻,圣是行得彻”。言智者曰理,行智者曰事,理事无碍,始终一也,孟子所言所行未尝有乖。如若于理事偏于一区而味于大方,或执于疏空,或茫然无所,可谓血脉不通,离夫子一贯之道远矣。故贤圣之事,非乖曲之业,言行使然。陆象山言己读《孟》而有得,“夫子以仁发明斯道,其言无罅缝。孟子十字打开,更无隐循,盖时不同也。”王阳明得良知之精,致良知于天下万事万物,灵光独耀。

        《孟子》之学醇乎醇,道性善,言称尧舜,于己可养浩然之气,于国可鉴明仁道治理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