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澜读书会 >>  >> 
  • 无量寿经
    时间:所属:作者:

        清代彭绍生居士赞曰:“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圆教,众生本具之化仪”。经言无量寿佛所行、所成及所摄化。所行者,宣说彼佛起愿;所成者,法身净土二果;所摄化者,十方有缘众生,同往彼国。故以弥陀大愿为本,深明往生之因,广摄圣凡之众,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

        与《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部经。三国魏康僧铠译,两卷。

        无量寿佛从寿命彰名,寿有真应,真即常住,性同虚空,应寿不定,或长或短。今此所论,是应非真,于应寿中,此佛长寿,凡夫二乘不能测度知其限算,故曰无量,命限称寿。云何得知是应非真,如观世音及大势至授记经说,无量寿佛虽长远,亦有终尽,彼佛灭后,观音大势至次第作佛,故知是应。[1]

        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藕益大师言:“序如首,五官俱存。正宗如身,腑脏无阙。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依据大师之意,序如首,指经之序分犹如人之有首。由首之五官可窥见其人之善恶智愚。观一经之序品,便可知全经之大小偏圆。故序分中,必定含有深文。今依大师之旨,判分本经如下:第一品至第三品为序分,第四品到第四十二品为正宗分,第四十三品至四十八品为流通分。今日三分依据凈影、嘉祥两家对本经魏译本之判。

        经叙说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为大比丘众一万两千人及普贤、慈氏等诸大菩萨说法,谓过去世自在王佛时,有国王出家为僧,号法藏,发四十八大愿,称:“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经漫长时期,积无量德行,在十劫前成佛,号“无量寿佛”,光明寿命最尊第一。

        该经宗趣,历来多解,《嘉祥》疏云:“此经宗致凡有二例。一、弥陀修因,感净土果。二者,劝物修因,往生彼土。”昙鸾师云:“以佛名为经体。”善导师云:“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根据诸家所明之宗趣,皆以信愿持名,往生净土为本。因此总结为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圆生四土,径登不退为趣。

     

    [1]引用隋净影寺慧远大师撰疏《佛说无量寿经义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