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澜读书会 >>  >> 
  • 传习录
    时间:所属:作者:

       

    《传习录》取于《论语》“传不习乎”,传者全盘托出,习者涵养吟咏,熟之于己。录文巧言妙喻,对病下药,至简至易,熠熠生辉。云月是同,溪山各异,阅者不可草草,须知阳明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倘若一团死肉,一棒一掴,必不济事,理应切记。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生于明成化八年,卒于明嘉靖七年。祖籍浙江余姚,自其父始迁居山阴。曾修学讲论于越城附近阳明洞,故有阳明之号,并此流行于世。阳明年12岁时,对“何为第一等事”,以“读书学圣贤”为答。观其一生,“第一等事”为人生之自觉。阳明天分极高,早年喜谈兵法,擅射,于佛道两家无不参阅。经龙场一悟,宣扬致良知之学。天下翕然从之,各地学子不远千里而至,阳明指所,人常盈于室。其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为文博大畅达,不独事功可称,故《传习》一书流传深远。
        《传习录》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由徐爱所收。又其弟子薛侃将己以及徐爱、陆源所收集阳明论学语录编为一卷,即是今本上卷。中卷由另外一弟子南大吉编集,刊行时题为《续刻传习录》,以示上接薛侃所编。上中两卷刊行之时,阳明尚在世。及其去世后,钱德洪向同门广泛收集阳明的遗着以及语录,因此积累了数据。钱将其挑选,编为《传习续录》,便是现在流传的下卷。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助。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时磨炼?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时先生在塘边坐,傍有井,故以之喻学云。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筇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问:“‘逝者如斯’是说自家心性活泼泼地否?”先生曰:“然。须要时时用致良知的功夬,方才活泼泼地,方才与他川水一般;若须臾闲断,便与天地不相似。此是学问极至处,圣人也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