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斌
首页 >> 书院人物 >>  
张绍斌


 

    张绍斌,字弘远,1957年生,著名青瓷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龙泉宝溪人。出身青瓷世家,曾祖张金星,清末民初曾创办“义昌瓷坊”烧制白瓷。祖父张高礼、叔公张高岳,均是民国时恢复龙泉青瓷之主力人物,仿古青瓷高手,多件作品至今仍为龙泉博物馆收藏。张高岳也是建国后重新恢复烧制龙泉青瓷主要人物之一。 父亲张照辉,自少从张高礼学艺,如今年近八旬,仍在烧制仿古青瓷。

    张绍斌少小半孤,父亲为政治运动所牵累,在家很少。含辛茹苦的母亲下田劳作,为防幼年的张绍斌乱跑,常带去一些瓷泥供他玩耍。当村人看到一件件维妙维肖的小动物被他手塑而出,无不交口称奇,“此子若日后从艺,成就不可限量”。稍长入小学,成绩优异。然在当时年代,作为长子,自然要早日为家庭分忧。迫于生活压力,十一岁的张绍斌不得不弃学务农。

  1977年,青瓷市场逐渐复苏,张绍斌得以师从张高岳、张照辉学习仿古青瓷技艺。幼年玩耍瓷土的生涯,不经意间,却为他学习青瓷打下了基础。张绍斌从学徒做起,揉泥拉胚,点火焚炉,经过十多年努力,终于把父辈手中的传统青瓷技术继承了下来。

  龙泉青瓷釉色以梅子青和粉青为正品。梅子正青色如挂枝初梅,青翠碧绿,莹澈剔透;粉青色似淡青湖水,柔和明净。为了烧出好的釉色,张绍斌不断进行探索和实验。做仿古瓷,就必须做的像、做的到位、做到几乎乱真的地步。张绍斌曾说,“当时学做仿古瓷纯粹是为了养家糊口。到了1996年,我仿古瓷已经做得很好,如果一直做下去,赚的钱肯定比现在多”。但张绍斌渐渐意识到,一个时代应有一个时代的东西,继承后惟有创新,方可成就更大的境界。于是他开始尝试改良青瓷釉色,创作新器形。

    “我认为继承前人一定要突破陈规,仿古只能作为我从事陶瓷事业的起点。我要做艺术瓷,要做自己的东西。”张绍斌开始进行龙泉青瓷胎釉研究。期间曾多次对大窑、溪口等古窑址作实地考察,精研古窑瓷片,并对龙泉地区的瓷土矿源进行全面的考察。

  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千百次的实验,张绍斌终于烧制出较为理想的弟窑粉青、梅子青、天青,哥窑薄胎厚釉、米黄色哥窑釉。这些釉釉层厚,釉色纯,视之呈玉质,米黄釉如冻石一般,皆为业界所惊呼。

  虽读书少,张绍斌却悟出了一套独有的艺术观点:青瓷艺术不同于技术,瓷家不同于瓷匠。青瓷必须体现作者的生活和情感,才能将固定的技艺变为鲜活的艺术。

  张绍斌烧瓷器,很像宋代官窑的做法,不满意就敲掉。可人家宋代官窑的精益求精是以朝廷的财力保障为基础,张绍斌的精益求精却只能是置个人经济利益于度外,只对艺术负责。“他砸坏的那些作品,比市场上的青瓷商品仍然要好的多!”不少人觉得可惜,出钱求购,可张绍斌全然不顾这些,该砸的,照砸不误。所以张绍斌一年到头干下来,只能留下区区几件作品。张绍斌对于艺术美的不懈追求,在很多同行们的眼里或许是无法理解和想象的。

  张绍斌生性素淡,不喜与社会打交道,作品也从来不受预订,或许可以说他不通世务,但他具备的,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天然素质。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开始探索青瓷艺术,半生的关注、三十多年的创作实践,他的一些代表作实已堪称中国青瓷划时代的里程碑。

  张绍斌有一套青瓷壶具的作品,取名母爱。大壶端坐中央,慈爱异常,小壶围坐半周,相依为命之情顿显。 “我母亲当时为了养活我们几个小孩,去当地做瓷碗的瓷厂打工,每天早出晚归,有的时候脚底都是血,回来还要做饭给我们吃。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很酸、很痛,这世间只有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我就把对母亲的这种感情融入到作品中,烧制出这套茶具,并把它取名为母爱。”张绍斌如是说。

  道之所存,尽在一阴一阳、一静一动之间。张绍斌的“金猴戏龟”青瓷壶,龟为壶身,猴为壶柄,龟昂首仰对金猴。金猴何物?世间灵巧之最。龟者何物,世间朴拙之最。金猴缘何戏龟,慕其坦然自若乎?讥其笨拙无能乎?龟何以昂首仰对金猴,艳其灵动矫捷乎,恶其妄动不闻道乎?金猴动中自有闲态,神龟静中自有逸态,君子立世,当动静有则,进退有以。观此奇器,不亦发人深思乎?

  张绍斌所做青瓷弟窑文具,一套六件。曰镇纸、曰笔洗、曰印盒、曰滴漏、曰笔筒、曰笔山。造器简洁精美,釉色清澈莹润,恍如瑶池之物。介于粉青梅青之间,望之如泉,令人心灵澄澈,归根曰静。

  2010年,张绍斌入选 “最浙江”六户人家之一入住上海世博园。2012年,在有识之士的鼎力举荐下,他终于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闻此消息,张绍斌只是淡淡一笑。在一次作品评比展览会上,张绍斌应邀参赛,却因其朴素的着装甚似农民而受到轻怠。随后,展览会上评比出一件令人惊叹不已的青瓷作品,就在众人纷纷求问作者是谁的时候,却惊奇的发现竟是出自衣着朴素的张绍斌之手。在与会之人看来,如此高超的艺术品是不可能和有几分农民形象的张绍斌有什么关联的。当评委们问及张绍斌学历时,他说:“我学历不高,只读过几年小学”。这让询问着感到更加惊讶。

  中国陶瓷协会名誉理事长秦锡麟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教授张守智,堪称陶瓷界世界级的权威泰斗,他们看到张绍斌的作品后,大为震惊,称赞其为“当代瓷魂”、“瓷圣”,秦锡麟先生更是为张绍斌欣然题词。

  现在的张绍斌喜读书,重视文化,当他听说杭州文澜书院即将开业,马上表示“一定得去看看”。文澜书院也收藏了张绍斌主要的代表作品,分布院中各处。

  总之,在青瓷技艺上,张绍斌已经圆满恢复了官窑青瓷的烧制技艺。如薄胎厚釉是最能体现传统官窑青瓷韵味内涵的特征之一,所谓“胎薄可使器形端巧,釉厚方显意韵深长”,但胎薄与釉厚两者结合,高温烧制难度极大。张绍斌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实现了青瓷薄胎厚釉烧制、金丝铁线纹饰和支钉架烧等关键技艺。

    他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了米黄色哥窑。与传统米黄色哥窑较薄的釉层和焦燥的釉色不同,新米黄色哥窑釉色青中沁黄、黄里透青,釉层丰厚莹润、含蕴隽永,真正达到了温润如玉的视觉效果,可称是龙泉青瓷继南宋梅子青、粉青釉之后又一釉色高峰。并且首创了紫口乌金边,解决了长期以来青瓷器口唇流釉的难题。为其作品赢得了“瓷中绝品”、“当代官窑”的美誉。

  张绍斌的青瓷艺术,直如宋窑出世,凤凰涅盘重生。其色其形,如冰玉,如凝泉,炼四彩,化五窑,煅泥成碧,炉火纯青。情怀蕴积于胸,发之于物。无一器不高尚,无一器不真情。其异于他人者,亦在发冥深之妙想,静士子之魂魄,实乃艺术瑰宝。其思想之境界,为人处事之态度,值此喧嚣之世,尤为珍贵难能。

  当代瓷器,必可流传后世,传之全球者,张绍斌也。张绍斌者,当代瓷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