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澜读书会 >>  >> 
  • 明夷待访录
    时间:所属:作者:

    【推荐理由】
        作者黄宗羲一生处于明末清初这个剧烈变动的特殊时代,他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进程,曾亲身参与反清复明,这本书是他检讨明代灭亡原因的书,一度成为禁书。到了晚晴,随着政治改革的讨论日益公开,《明夷待访录》才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他的民主启蒙思想具有极大的先进性,这本书也成为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一部名著。
    【著者简介】
        作者: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得年八十六岁。他处于时代漩涡的中心,亲身参与了许多重大的历史进程,无论是政治作为还是思想著作,都带着那段历史的鲜明印记,因此他的生命极富光彩,完全有资格成为17世纪中国的代表人物。
        注者:段志强(1980年—),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葛兆光。
    【内容提要】
        明亡后,清初的思想家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是剖析明代政治的弊病,提出良好政治的新标准,二是回答晚明提出的新问题,重构政治秩序,重构意识形态的权威。这就是《明夷待访录》所面对和试图解决的问题。此书从政治权力的本质入手,重新定义了君与民,君与臣的关系,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等等,这些思想都超越了具体的时代,而足以成为普遍的规则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他对于政治问题的思考,来源于儒家的三代思想,而原始儒家的政治观念自然也以政府的良好运转、社会的秩序稳定,人民的生活富足为目标。
        有一点需要说明。那就是历来研究《明夷待访录》的人,多注意他的前五篇,也就是《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于此五篇之中,又复有所选择,凡是那些反对皇权专制、鼓吹士人议政的说法都被反复引用,并被标举为作者的“理论突破”,而与现代观念不甚相符的,则往往略而不提,可能是怕有玷黄宗羲的令誉。实际上,黄宗羲思想的复杂性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文澜书院西厢闲读馆备有段志强注本《明夷待访录》,中华书局版,开放之后,可供书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