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澜读书会 >>  >> 
  • 上帝之城
    时间:所属:作者: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亦作希坡的奥古斯丁 Augustinus Hipponensis,天主教译“圣思定”、“圣奥斯定”、“圣奥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是根据新形势阐述公民社会问题的第一位著作家,他生于北非,作为晚期罗马帝国的一个公民而生而死。奥古斯丁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作为一个罗马人,他继承并为自己的时代介绍了由柏拉图创立、被西塞罗引进拉丁世界的政治哲学;作为基督教徒,他修正了古典政治哲学以其适应信仰的需要。
        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他的《上帝之城》,已经成为了西方传统中论述“政教合一”的重要文献。
        公元410年8月24日,哥特人在国王阿拉里克的率领下攻入罗马城,洗劫三天,并放火焚烧了城中的部分地方。此事在帝国上下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异教徒们乘机大肆攻击基督教,把罗马城的悲剧归咎于罗马人背叛民族神改奉基督教的结果。罗马人原先日益高涨的基督教情绪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奥古斯丁计划撰写《上帝之城》:我对上帝之家的向往由此被点燃,并推动着我去捍卫上帝之城,反对它的攻击者的指责和歪曲。作者完成这部世界名著,前后历时十四年。
        《上帝之城》一书中,奥古斯丁提出了“双城”理论(“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并做了系统的阐述。他的“双城”理论中“上帝之城”实际上是按照基督教道德设想出来的。在奥古斯丁那里,上帝之城一方面是天堂中的王国,它永恒存在,是那些正义的灵魂栖息之所;另一方面他也与尘世的国家并存,这是因为尘世中也有一些上帝的忠诚信徒。他们从内心深处根本不接受尘世的政治秩序。
        奥古斯丁把基督教教会的出现看成是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善的势力和恶的势力相互争斗中,他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一个真正的共和国必须是基督教的共和国,奥古斯丁认为这种必然性是最可能实现的。
    简单的说,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实际上就是他所理想的更为纯洁的教会——基督教教会。
        奥古斯丁生活在基督教逐渐成为帝国生活之中,但由于宗教伦理与帝国政治之间的冲突,因而始终未能融入帝国政治之中。帝国的继承了希腊的政治伦理,即通过自然区分出哲人、贵族和平民,从而确立了君主制、共和制和民主制三种不同的政体。政治统治的基础,来源于人性的自然差异。但基督教伦理则认为,人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皆身负原罪,因而人在尘世之中遭到奴役,这都是因为人本身的原罪。只有上帝及其在世俗的代言者教会才是超越人性的罪恶,只有接受基督信仰进入教会,真正信仰上帝,才能摆脱尘世的罪恶,重新回到天国。
        这种帝国政治伦理与教会伦理的差异,导致了帝国与教会之间不断的争议。而奥古斯丁则通过对基督教伦理与帝国伦理进行改造,将基督教伦理代表了上帝之城,而罗马帝国则是世俗之城的代表,前者是超越于帝国之上的彼岸世界,因此人们首先需要服从帝国伦理,接受帝国的统治,在此基础上接受基督信仰,才能从此世的世俗之城,在来生到达上帝之城。通过这种区分,奥古斯丁化解了教会伦理与帝国伦理的冲突,基督教不再成为帝国统治的绊脚石,而帝国良好的统治也成为走入上帝之城的保障。成为一名合格的基督教徒的前提是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该书分为二十二卷,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十卷内容,主要批驳罗马城で毁灭与基督教无关,前五卷主要用于反对那些相信崇拜诸神是为了现实利益的人;后五卷主要用于反对那些相信崇拜诸神是为了永生的人。第二卷包括第十一卷至二十二卷。这部分是较为系统的历史观,其中第十一卷至第十四卷主要关于人类社会也就是“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来源问题;第十五卷至第十八卷主要关于“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历史发展问题;第十九卷至第二十二卷主要关于“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结局问题。
        这是奥古斯丁的一部晚期著作,其中的内容融汇了他一生中的主要思想,因此可以说《上帝之城》是“奥古斯丁思想的成熟之花”,是他一生思想的结晶。
        目前该书的中译本,北大学者吴飞老师翻译的比较不错,已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分上、中、下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