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澜读书会 >>  >> 
  • 华严经
    时间:所属:作者:

        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传是龙树菩萨自龙宫所得,历有“经王”、“镇藏重典”之誉。

        译本有三,一为东晋,慧远弟子支法领从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带回梵文略本,请佛陀跋陀罗(汉名觉贤)译出六十卷,称“旧译《华严》”,或《六十华严》。二为唐代,武后推崇大乘,知晋译本未周全具备,故遣使于阗国请梵文全本,复请三藏大师实叉难陀译出八十卷本。六十卷本晋文优美典雅,八十卷本精确质朴。三为唐德宗时期,南天竺乌茶国国王将亲手所书四十《华严经》节末梵文,遣使奉唐。德宗请北印度罽宾国般若三藏翻译,于新旧两种在《入法界品》增加,尤其普贤十大行愿,普贤广大愿王清凈偈。

        经是佛悟道之时所宣讲,如日照高山。佛就二十七日间,于菩提树下所证悟之理,阐发出来。此微妙大法,甚为难得,听着难悟圆顿妙法,非人人能见,或因眼有疾,难受慧日之光。

        华严宗,又称贤首宗,以《华严经》为依。以唐之帝心杜顺和尚为初祖,云华智俨法师为二祖,贤首法藏法师为三祖,清凉澄观法师为四祖,圭峰宗密禅师为五祖。

        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是能证人,华严言佛万德如华,以如华之万德庄严法身,故名华严,经为常行。四祖澄观大师《华严经疏》、《华严经随疏演义钞》是集大成,他对经名诠释到大以旷兼无际,方以正法自持,广则称体而周,佛谓觉斯玄妙,华喻功德万行,严谓饰法成人,经乃注无竭之涌泉。

        经以法界缘起理实因果不思议为宗旨,法界是总相之意,包事包理及无障碍皆可以轨持具于性分。缘起者称体之大用。理实者别语理也,因果者别明事也,此经宗明修六位之圆因契十身之满果,一一皆同理实皆是法界大缘起门。语理实则寂寥虚旷,因此经说法性本寂无诸相,犹如虚空不分别,超诸取着,绝言道真实平等常清净。语缘起则万德纷然,因此经说于第一实义中显示种种所行事。此二无碍故事理交彻互夺双亡,此二相成则事理照着,以理事而融因果而涉入重重,会斯二而归法界则融通隐隐。[1]
     

    [1]澄观大师《华严略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