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澜读书会 >>  >> 
  • 存在与虚无
    时间:所属:作者:

    推荐理由
        《存在与虚无》是一部关于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萨特写作《存在与虚无》时所面临的理论任务,就是继续推进人的问题的哲学研究,完成海德格尔开创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这对萨特来说,确实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哲学尝试。
    作者简介
        让•保罗•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1980)。生于巴黎,法国作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1964年,萨特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
    内容提要
        《存在与虚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述虚无问题;第二部分论述为自身的存在;第三部分论述为他人;第四部分论述有、做和存在。
        他认为首先必须搞清.“为什么对立的双方需要协调?何以会产生主、客体荒诞的冲突状态了”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他发现,答案就寓于对事物和自由,即对客体和主体的各自体验中《存在与虚无》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自由的主题,并且围绕这一问题阐释自由观的。
        《存在与虚无》的基本思想:人不是上帝或别的什么东西的创造物,而是他自己一系列行动的最终结果,人的本质可以自由地选择并创造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显示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存在与虚无》全书的目的在于探索“人的存在”问题,而人的自由问题则是贯穿全书的中心议题。
        萨特在书中所使用的语言,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从传统哲学那里借来的哲学语汇,如自在、自为等,但萨特都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这对他来说,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但却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困准,二是一些日常用语,如身体、工具等,经过他的极度渲染和夸张式的运用,已在不同程度上被赋予新的语意,三是在习惯意义上用于描述人的非理性的心理,情感或感觉活动的一些心理学词汇,如形基、注视等,被旁借作哲学运用,成了与人的常识习惯有悖的哲学表述。萨特此书的语言特点,同他强烈的非理性主义思想倾向是不可分的。可以说,强调情绪体验的非理性主义倾向,正体现了《存在与虚无》的文风。
        文澜书院西厢闲读馆备有《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本,开放之后,可供书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