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交流 
  • 苏格拉底法庭辩论读感
    时间:所属:作者:

     

        苏格拉底法庭辩论录,有人说不一定完全符合当时真实的现场情况,但是这是柏拉图记录下来的,并且吻合苏格拉底之死和当时的社会现状,所以也不大可能偏离实情。
        苏格拉底对雅典的城邦是有深厚感情的,但他不允许神圣信仰和法律精神被亵渎,所以选择了死亡。他珍惜生命,但更珍惜自己的灵魂,他相信神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万事万物都是神有意识目的之巧妙安排。从这个层面来说,他没有背叛自己的神,殉葬了自己的宗教。另一方面,也彰显了他自己甚至那个时代的法治精神。
        苏格拉底的案子,一方是追求理想、舍生取义的西方圣人,另一方是以民主自由为象征、被后世视为西方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孰是孰非,似乎不那么泾渭分明,很多人可能觉得感情取舍则成为一种痛苦的折磨,因而加剧了它的悲剧色彩。
        但是如果细细阅读法庭辩论似可以看出,纠结于此,是因为忽略了双方真正矛盾的东西是什么。苏格拉底并未反对过城邦制的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律本身,他是对具体做法有不同的看法,并且还用生命捍卫着法律的尊严,既然法律已经制定下来,即使是错判,也要执行,而不是选择逃亡。
        导致苏格拉底死亡的,不是由于大体的政治观有何不同,而是他的独立思想体系,对神的不同认知,包括他对治国方面理想化和详细的分析解读。假设城邦的担心是对的,一套神学的认知若任其发展,便会上升为一种宗教,这足以危及现有的宗教和政治。这是城邦的秉持者所最害怕的。思想者和权势者永远是矛盾的。
        一神论和众神论的区别,稍微有点类似中国的“道”和“器”的区别。苏格拉底成功的证明了众神论中的“神”是会犯错误的。这里面似乎包含了政权是否要真诚追求最高道德取向的思辨意味。
        苏格拉底有专家治国理论,他认为各行业包括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的人来管理。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
        这里可以看出,他失望的是管理者的权柄并未被制约,民众也没选举出理想的人。只是,假如选举或者一种政法体制导致的结果是不理想的,那么,又该按照哪一种途径来找出可以治国的专家呢?这显然存在着悖论。所以,他只能去以身殉道、以身殉法了。他是以神的名义,用死亡来教育后世的人们。
        苏格拉底死了,因为他“腐蚀了青年人的思想”,这在字面上很有点类似中国春秋时代的少正卯“妖言惑众”的死亡原因。面对死神,苏格拉底静静地说:“亲爱的朋友们,分别的时候到了,我走向死,你们走向生,究竟哪个更好,只有神知道。”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