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交流 
  • 闲谈《吕氏春秋》
    时间:所属:作者:

        世事繁杂,城市喧嚣,忙忙碌碌,也许很多人没细读《吕氏春秋》,但大家一定看过小学课本中“刻舟求剑”的故事,难免笑话那个在船上刻痕的人。可是,静下心去思考,现实生活中,谁又敢说自己没有犯过这种愚蠢的错误呢?“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即出于《吕氏春秋》,它教人们做事要准确把握时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像这样有趣又充满智慧的小故事,《吕氏春秋》中还有很多。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大商人吕不韦集门客所编。吕不韦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他为什么不学荀卿,韩非,著书立说,自成一家之言呢?说到底,他是生意人,是政客,没闲工夫,再说,恐怕他个人也没这个本事。为了不让四公子捞尽天下名士,不让他们抢尽风头,求贤编书是个好办法。《吕氏春秋》这部书,数易其稿,二十多万字,在吕不韦眼里,字字千金,即使赏金百两,也无人能改一字,足显秦相的自信。
        吕不韦编此书虽有附庸风雅之嫌,但对后世的影响却是可以称道的。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说《吕氏春秋》“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因其儒、墨、兵、法等,无所不包,《汉书·艺文志》将其归入“杂家”之说。胡适则在《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认为:“杂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杂家的新名。汉以前的道家可叫做杂家,秦以后的杂家应叫做道家。”一般学者认为《吕氏春秋》“综百家之学于一统,开集体著作之先声”。阅读这部书,可以感受到吕不韦想在思想文化上一统天下的霸气。
        同其它历史古籍一样,大家翻阅《吕氏春秋》可能会怀着两个目的,一是学术探索,寻找真相,二是阅读经典,启迪智慧。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因为《吕氏春秋》博采众议,兼容并蓄,历代学者非常看重它的史料价值。如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一书在庄学研究界,影响颇大。为探究《庄子》各篇作者的归属问题,刘先生比较研究了《吕氏春秋》中相关字词的使用频率和对《庄子》内容的引用。《吕氏春秋》作为特定时代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毋庸置疑。然而,相比《论语》、《老子》等古籍,在启迪智慧方面,今人很少会提到《吕氏春秋》。实际上,如文首所言,《吕氏春秋》集众人之长,蕴含着中华古典文明时期,中国人的崇高智慧。
        至今,学界对吕不韦个人学识的评价,仍未成定论,但观其一生,他的确是个奇人,而《吕氏春秋》又是部奇书。在这部包罗万象,杂而不乱,条理清晰的书中,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诸子百家的处世情怀和人格魅力。它不愧为中国第一部最有价值的百科全书。


     

验证码